如果做汽車的配件產品,第一條件就是要拿到一項認證—ISO/TS16949。只有認證完之后,才會獲得機會跟國際汽車廠商談合作。ISO/TS16949認證作為生產廠商進入汽車行業的“敲門磚”,重要性相關廠商深有體會。
其實,不僅限于在汽車行業,在電子電氣、航空、IT等諸多行業,均有針對其行業的體系管理要求。
據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的中國區總裁申屠獻忠介紹,航空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AS9100、電子電氣行業的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QC080000、鞋類企業的能源管理體系ISO50001、IT行業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IEC2700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ISO22000以及物流行業的TAPA等,都被行業內企業所廣泛認可,成為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入場券”。
不僅如此,很多的海外大買家和跨國企業,如沃爾瑪、Adidas等也都對中國境內的產品供應商們提出了建立相關管理體系的進一步要求。
沃爾瑪等國際大采購商對中國供應商的重要認證要求之一,就是BSCI社會責任認證。歐美大商超越來越重視對供應商社會責任方面的要求,BSCI成為進入他們供應商體系的準入條件和門檻。“沒有這個認證,客人根本就不跟你談產品和合作。業務要上一個層次,這個工作是必須做的。而且當我們通過這些認證之后,也更有底氣去跟其他的大客戶接洽,推動業務的拓展。”某企業負責人說道。
成為市場準入的重要門檻的不僅有各種體系認證,產品認證同樣是供應商叩開目標市場大門的“利器”。
據Chinaimportal聯合創始人FredrikGrönkvist介紹,歐盟和美國的產品認證標準如CE、RoHS、REACH、CPSIA等,都是產品進入這些市場的“護|照”。
“一旦不合規產品進入海外買家的國家,海關當|局可能會拒收甚至沒收產品、可能會發生法律訴訟、可能會產生罰款、可能會被強制召回。在美國,罰款最高可達上千萬美元。”
能滿足這些認證標準的企業和產品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企業自身的能力以及產品的性能和環保、安全性,能夠切實提高企業質量管控水平,提升企業的市場準入競爭力,產品和管理體系認證,對于中國的企業而言,取得相應的產品認證和體系管理認證,既是產品性能保證的需要,也是由全球的經濟、技術、生產和市場格局決定的,對國內企業的海外拓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產品和質量體系認證的直接效果,是成為進入全球市場、國際采購商的供應商體系的“入場券”。但標準制定的本質,在于通過一系列法規標準的規范,促使供應商在生產管理、危害物管控、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得到持續性的提升,從而成長為產品合規、質量穩定、管理良好的供應商企業。這些認證雖然增加我國企業的時間和成本,但是無疑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成長提升的平臺。